一直以來,楊柳礦把黨建品牌創建作為提高黨建工作質量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通過發揮黨建品牌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邁向新高度。在黨建品牌的賦能下,該礦保運一區黨支部被授予2023年度淮北礦業集團“先進黨支部”稱號,充分展現了楊柳礦黨建工作的顯著成效和良好風貌。
堅持思想引領,突出“紅色”底蘊
為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該礦保運一區黨支部創建“紅色工匠,打造“智造”先鋒”黨建品牌,形成了以技能型黨員特別是“工匠”為代表的技術攻關小組,促進了黨建與區隊生產同頻共振、深度融合,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力”。在楊柳礦保運一區,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紅色工匠引領,為礦井培養具有紅色基因的復合型技能人才。該黨支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組織紅色工匠及技師團隊開展黨的理論、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通過“匠”心課堂、集體學習研討、專技賦能等學習形式,充分發揮紅色引擎的帶動效應和引領功能。此外,該黨支部示范帶動非黨員工匠團隊,推動紅色基因、黨建與發展同步強化。
堅持四化聯動,突出“紅色”效益
保運一區黨支部全面激發黨支部內在活力,以工作室標準化建設為基礎,常態化數字考核為動力,大眾化學習培訓為手段,項目化主題活動為載體,形成“四化聯動”創建格局,有效提升了黨建品牌的紅色效益。
該支部積極推進工匠工作室標準化建設。依托現有資源,優化實訓平臺,加強基礎建設,貫徹“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切實做到“邊教、邊學、邊做”,將工匠工作室打造成為傳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臺”以及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攻關站”。常態化落實數字考核,激勵工匠追求卓越。通過精確量化目標指標,對“紅色工匠”在解決難題、開展技術創新、授課帶徒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動態考核,形成直觀可視的支部“堡壘指數”和黨員“先鋒指數”。年底根據綜合積分和年底測試考核情況設立“最佳學員獎”,根據授課情況和學員滿意度測評設置“優秀講師獎”,結合比武競賽的方式設置“技能工匠獎”,營造爭優爭先的良好氛圍。此外,積極開展大眾化學習培訓,努力提升職工業務水平。通過開設“智慧課堂”,建立學習型黨組織輔導員隊伍,采用動畫演示、微視頻等動態化學習模式。同時,該支部充分發揮“師帶徒”傳幫帶作用,通過黨員帶徒弟,師徒同班次、同崗位檢修,“一對一”幫扶,手把手傳授技藝,培養新一代技術骨干。通過課堂進車間,分專業開展技能比武,檢驗工匠工作室培訓效果,達到學習促進實踐、實踐推動學習的目的。在主題活動方面,該支部以“解題”“創新”“創效”為目的,將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根據礦井生產實際,梳理出“難題項目”,由支部共同討論立項,明確需要攻關的技術課題,按照“立一個項目破一個難題”的工作要求,將技術攻關貫穿到安全生產經營、智能化礦井建設、節支降耗增效等方面,實現安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高。
堅持增強實效,擦亮“紅色”品牌
該支部始終堅持以增強實效為核心,密切結合礦井生產實際,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品牌建設中,該支部注重發揮黨員的示范引領和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帶領職工深入開展實操培訓、井下電氣作業培訓等活動,有效提升了職工的專業技能和安全意識。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職工實操培訓310期,培訓合格人員1320人次,井下電氣作業培訓80期566人次,培養出一批素質優良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能人才隊伍。單位共25人晉級技師資格,15人在集團公司和煤炭行業技術比武中取得名次。通過黨員示范崗、黨員創先爭優等系列活動,3名職工先后獲得集團公司“拔尖人才”稱號,為機電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貢獻了力量,為礦井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該支部還積極鼓勵職工參與技術創新和技改成果申報,先后創新了《電動機軸編碼器信號分頻裝置》等33項技改成果,均獲得國家實用專利。工作室參與編寫的《煤礦ACS6000中文操作注意事項》等書籍先后被集團公司推廣應用。此外,該支部還注重將黨建工作與區隊生產深度融合,黨員職工敢于沖向前破解生產難題,大大提升了機電設備檢修質量。該區不僅有效杜絕了輕微傷及以上事故,還使各生產系統設備故障率持續降低,設備運行效率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穩步提升,為礦井的安全生產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審核:郗桂昌 責編:何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