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成為工匠有什么好的方法,我覺得我能成為工匠最大的依托就是科區‘工匠添翼’黨建品牌建設。這里面不僅系統規劃了技能人員成長道路,更提供了免費的百寶庫,幫助更多人‘一鳴驚人’。”作為袁店一礦保運區黨建品牌建設最大的受益者,淮北礦業集團工匠程超這樣評價。
“工匠添翼”,指的是工匠為科區人才培養工作添翼。
保運區承擔著礦井各類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和供電排查等工作,下至百米井下采掘工作面開關電纜,上至職工宿舍辦公場所空調插排,哪一樣都要求技術精湛,因此培養出更多優秀技能人員成為助推科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我們將人才培養工作作為黨建融合安全生產的契合點,以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為目標,對科區‘工匠第一人’楊富強的成長經歷進行復盤分析,同時深入職工群眾進行調研,收集技能人員成長意愿,探索最適合技能人員成長的高速通道,這就是‘工匠添翼’黨建品牌建設的前身。”保運區黨支部書記張俊康說。
在黨建品牌建設過程中,保運區黨支部發現不論是工匠稱號還是年薪制收入都更能激發職工成長動能。因此,該支部將各類榮譽稱號作為黨建品牌建設的關鍵詞,大力弘揚勞動模范、工匠、技術能手等先進人物事跡,以“工匠結對”“名師帶徒”為主要內容,設立“精英帶新人,把新人打造成骨干;工匠帶骨干,把骨干打造成精英”兩個階段性目標,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成長渠道,幫助更多技能人員成長成才。
同時,該支部不斷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拓寬培訓渠道、抓實培養舉措,全方位開展技能培訓。建立人才培養數據庫,聚焦想學、真學、堅持學的技能人員,開辦工匠、技術大拿“一對一”精準培訓課堂,積極送選人員參加礦及集團公司各類技術比武活動,促進技能人員快速成長成才。建立“云端圖書館”,通過網上平臺自制資料共享庫,鼓勵工匠、技術大拿錄制線上教學視頻,及時充實、更新學習內容,實現職工隨時隨地學。建立人才成長正向激勵機制,制定人才成長階段性獎勵,對取得中級工、高級工、技師等稱號人員實行“師徒獎勵”,對在集團公司及以上技術比武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實行對等獎勵,全力以赴打造“百花齊放”人才成長新局面。
(撰稿:梁蒙 審核:王愛林 責編: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