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淮北礦區第一批19.288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相繼并網發電,點燃了淮北礦業集團綠色發展的新“引擎”,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和發展新能源的政策背景下,淮北礦業集團加快布局新能源業務,做大做強瓦斯發電,加快推進光伏發電,把“綠電”打造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亮麗底色。
做大做強瓦斯發電
記者9月14日從電力分公司獲悉,1至8月份,該公司瓦斯發電14808萬千瓦時,瓦斯利用量6273萬立方米,分別完成淮北礦業集團下達的年度計劃的90%、80%以上,礦區瓦斯利用率50.3%,瓦斯發電量、利用量、利用率三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淮北礦業集團的第一個瓦斯發電站始建于2006年,裝機容量是5臺500千瓦機組。雖然規模很小,但是因為瓦斯發電運維人員少、發電效益高,還是掙到了瓦斯發電的“第一桶金”。2015年,集團成立電力分公司。2019年2月,電力分公司成立瓦斯發電公司,瓦斯發電站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淮北礦業集團精準推進瓦斯發電廠建設,讓機組跟著氣源跑?!笆濉币詠恚群蠼ǔ闪伺R渙西翼、臨渙東部井、青東、許疃、神源煤化工、信湖低濃度瓦斯發電利用項目,改擴建了祁南、蘆嶺、朱仙莊、袁一、楊柳等瓦斯發電項目,大大提升了低濃度瓦斯發電利用率。目前該公司共擁有12座低濃度瓦斯電站,總裝機臺數87臺,裝機容量62.25兆瓦。
淮北礦業集團不斷加大瓦斯電站的技術革新力度,根據煤礦瓦斯含水量大的特性,對瓦斯輸送系統工藝流程進行革新。采用干粉抑爆系統替代細水霧系統,全面推廣使用正壓放水器,減少對設備造成的不利影響,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皩υ煌咚箽庠疵撍?、蘆嶺瓦斯高低濃自動化混配和瓦斯發電機組效能提升進行系統研究,摸索出了一系列瓦斯發電高效利用經驗,為后續清潔能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科技保障。”電力分公司副總工程師兼瓦斯發電公司經理苗二礦說。
淮北礦業集團積極推進瓦斯電站信息化、自動化建設。針對老舊機組自動化程度低、發電效率低、運行成本高、安全隱患大等問題,對18臺500千瓦老舊機組控制系統、冷卻系統、防爆系統進行信息化升級改造,大幅提升了發電效率,降低了運行維護成本,解決了安全上存在的隱患,實現了機組安全、高效運行。同時,對現有瓦斯電站,建立信息調度系統,實現了對各電站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管理。
“我們電站以前4臺機組,十八九名人員,現在12臺機組,通過信息化和自動化改造,人員減少了,發電效率卻提高60%以上?!痹煌咚闺娬菊鹃L梁磊磊說。記者在該瓦斯電站看到,偌大的發電車間只有機組在自行運轉,不見一人。運行人員在裝有空調、環境舒適的控制室,通過大屏監控每臺設備的運行狀況,運用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通過計算機對機組集中控制。
“礦井Ⅲ1022工作面保護層回采期間,瓦斯大量增長,電力公司加大了井口瓦斯電站改擴建力度,不但有效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在變‘廢’為‘寶’的同時,獲得了安全效益、經濟效益、環保效益‘三豐收’。”蘆嶺礦瓦斯辦副主任紀文濤說。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淮北礦業集團共利用瓦斯發電9.4億度,利用瓦斯4.9億方,各礦井獲得國家財政補助獎勵款8000多萬元。
加快推進光伏發電
“逆變器開啟成功,開機成功,并網成功……”隨著操作人員的報告,7月31日,臨渙水務504塊水上漂浮式光伏發電并網成功,目前已累計發電5.04萬千瓦時。
“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是集團落實‘雙碳’行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綠色轉型’的戰略部署。”電力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先良說,“光伏發電既能減少能源消耗,又能實現各礦、廠塌陷湖面、屋面、空閑場地和停車場等閑置資源再利用?!?/p>
據電力分公司新能源發電公司經理楊國棟介紹,淮北礦區屋頂及工業廣場光伏發電項目,已規劃容量49.1兆瓦,自發自用,分三批建設。安裝形式有屋面光伏、地面光伏、水面漂移光伏以及方便職工停車新建車棚光伏。第一批項目19.288兆瓦,分別在青東煤業、孫疃礦、神源煤化工、許疃礦和臨渙水務公司建設;第二批項目7.172兆瓦,分別在信湖礦、渦北礦及渦北選煤廠建設;第三批項目17.838兆瓦,分別在朱仙莊礦、蘆嶺礦和祁南礦建設。另外臨渙選煤廠、鐵運處4.8兆瓦項目,已完成招標。
自5月10日第一批分布式光伏項目開工建設以來,淮北礦業集團克服疫情反復、工期緊張、任務繁重、設備交貨滯后等諸多不利因素,多次召開現場推進會,統籌部署光伏項目建設相關工作,聚焦重要節點、精心組織、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已規劃項目全容量建成后,每年發電約5000萬千瓦時,可替代標準煤147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0噸。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淮北礦業集團力爭在淮北、宿州、亳州完成大型水面光伏項目。實施過程中,將結合煤礦塌陷區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建設,合理規劃儲能配比。同時,積極拓展售電市場業務,緊抓國家能源結構轉型背景下的電力市場改革機遇,積極開展售電業務及綠電交易,全力推進電力板塊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
(審核:楊建鋒 責編:王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