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上午,淮北礦業集團神源煤化工有限公司職工周楊走進濉溪縣雙堆集第二小學,通過一場別具一格的“開學第一課”,使年輕一代更深刻地了解并銘記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歷程。
今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開學首日,濉溪縣雙堆集鎮關工委邀請周楊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開學第一課”,引導小學生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周楊以抗戰歷史為脈絡,聚焦本地英烈事跡,向同學們深情講述了在盧溝橋事變中犧牲的淮北籍烈士、中共地下黨員沈忠明的戰斗故事。他說,1937年7月8日天還沒亮,日軍就朝著盧溝橋、回龍廟一帶瘋狂進攻,當時沈忠明是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3營10連的一名排長,也是一名中共地下黨員。沈忠明率全排弟兄以步槍、大刀與數倍于己的敵軍展開肉搏戰,最終全排除兩人回城報信外全部殉國,沈忠明身受重傷、壯烈犧牲。
周楊用生動的語言還原了沈忠明烈士投身革命、奮勇抗敵的光輝一生,讓同學們在聆聽中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輩“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周楊還結合濉溪黨史上的重大事件、濉溪黨史上的重大活動、濉溪黨史上的杰出人物、濉溪黨史上的紅色印記,進行了紅色宣講。
“英雄不是遙遠的符號,他們的精神是激勵我們面對學業困難、人生挑戰的強大動力。”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聆聽講解,不僅了解到沈忠明、張華坤、陳文甫、丁茂修等抗戰時期犧牲的濉溪籍英烈,而且激發了對這些抗戰英烈的敬仰之情。
據介紹,周楊是一名文史愛好者和業余文物保護員,潛心研究革命歷史文化,考證、保護革命遺址,多年來撰寫了90多篇、40余萬字的研究文章。在周楊和團隊及全國各地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為500多名烈士尋找到家人,讓英雄魂歸故里。周楊還常年義務開展紅色宣講,獲評安徽省“月評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個人典型、榮登“中國好人榜”、入選第八屆安徽省道德模范。
來源:安徽日報客戶端 202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