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產業迸活力 新興產業“強筋骨”
資源型城市如何走好轉型發展之路?因煤而建、緣煤而興的淮北市把發展目光從地下轉移到地上,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堅持雙輪驅動,力促動能之變、結構之變、質量之變。截至2024年底,淮北市非煤產業產值占比59.7%、煤炭產業產值占比40.3%,非煤超過煤炭,轉型發展初見成效。
……
近年來,淮北市圍繞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綠色食品四大重點產業,有限聚集、久久為功,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該市形成從上游電池正負極材料,到中游專用車制造,再到下游售后服務、回收再生的產業體系。新材料產業,該市形成陶鋁和鋁基高端金屬材料、先進高分子結構和精細化工材料、新型建材三大產業集群,集聚規上企業超200家、年產值逾400億元。新能源產業,該市集聚規上企業44家,去年完成產值119.24億元。綠色食品產業,該市形成烘焙食品、休閑食品、飲料制品、生物科技制品等細分領域產業集群。
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淮北市科學把握“穩”與“進”、“立”與“破”的辯證關系,加快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把傳統產業培育成為新質生產力的載體和沃土。
在淮北臨渙化工園區,建園初期僅有臨渙選煤廠、臨渙焦化、中利發電等幾家煤電企業。近年來,園區通過招大引強、延鏈補鏈,實現先進高分子結構材料和精細化工產業新突破。
去年2月2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煤制乙醇項目在碳鑫科技全流程一次開車成功,產出“第一桶”優質乙醇。
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乙醇車間主任李樹品告訴記者,碳鑫科技正加大與科研機構合作力度,加快推動技術改造,做大做強“煤化工延鏈”文章,實現由乙醇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化,形成新質生產力。
……
2025年,按照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淮北市錨定目標不動搖,真抓實干顯擔當,聚焦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發起了“大有可為、更大作為”的轉型突圍新攻勢。
來源:《安徽日報》2025年2月4日 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