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礦業(yè)祁南礦物業(yè)公司洗衣房
讓每名礦工穿上干凈的工作服
淮北礦業(yè)集團祁南礦物業(yè)公司洗衣房現(xiàn)有女工6人,承擔著全礦近2000名下井職工公管工作服的洗衣烘干、整理清查、縫補釘扣、破舊更換、上架管理以及收發(fā)等工作。
走進洗衣房,寬敞明亮的洗衣車間,干凈整潔的操作室,衣架上是一排排折疊整齊的工作服,從標語的懸掛、物件的設置、花卉的擺放等,都散發(fā)出一種家的溫馨。這些都要歸功于洗衣房的6名女工。她們以“職工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為宗旨,用心用情服務職工,讓每名礦工穿上干凈的工作服,被職工親切地稱為“最溫暖的人”。
清洗、烘干、縫補、上架、發(fā)放,嫻熟的動作,燦爛的笑容,幾名女工忙得不亦樂乎。
她們通常每天早上4點多就來到單位,直到晚上8點半才離開崗位,平均每天清洗工作服近600件,夏季高溫時則有近千件,能裝滿七八輛小推車。
“洗衣房里的活就是時間緊、任務重。為了確保職工能穿上干凈整潔的工作服下井,我們再苦再累,都要把當天接收的工作服洗出來,烘干、疊好并按編號整理上架。”班長陳婉秋介紹道,“遇到破損的工作服,還要及時縫補整齊。”
清洗工作服有一系列固定的流程,繁瑣又枯燥。每天清洗幾百件帶著煤泥、油污與汗味的工作服,即使有大型烘洗設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伴隨著洗衣機轟隆隆的聲音,女工們不知要彎多少次腰,一個班下來總是累得腰酸背疼。烘干室里,烘干機散發(fā)出的熱浪撲面而來,40多攝氏度的高溫讓整個屋子像個大蒸籠,每天女工們的衣服要被汗水打濕幾次。
縫補衣服是一項技術活,怎樣使用和維護電動縫紉機,怎樣把工作服縫補得結實又好看,是洗衣房女工必備的手藝。她們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縫紉技術,相互交流縫補經(jīng)驗。剛調入的新工看到別人縫補技術高也會主動學習。對于工作服,她們堅持能縫補的一定不淘汰,在保證職工正常工作需要的情況下,盡量做到節(jié)約。據(jù)估算,經(jīng)過女工的縫補,全年可節(jié)約工作服1000余套,節(jié)省資金10萬余元。
洗衣房女工每天服務的是一線職工,一直是后勤服務的標桿窗口。“服務職工無小事。用心才能服務好職工,用情才能贏得職工的支持。”一名洗衣女工說。
為方便職工領取工作服,洗衣房所有工作服實行一人一號編碼管理。女工們在每件工作服上縫制了職工工號,所有縫補、釘扣、更換工作服等工作全部登記,建立臺賬。通過大家的努力,洗衣房各項工作流程進一步規(guī)范,職工送取工作服更加便利。
2024年,洗衣房女工清洗工作服20余萬件,縫補衣物2萬余件,換號3000余件,釘扣子2000余個。
每天從早到晚在一起忙碌中,幾名女工不只是同事,更是伙伴、姐妹。“姐妹們,我把大家的工作鞋全清洗了一遍,你們好好休息吧!”值班女工楊襯心通過微信群告訴大家。“謝謝姐姐,太貼心了……”其他人快速回應。
“大家都把洗衣房當成了家,我們班組特別團結,大家相互幫助,其樂融融的,平時干活都感覺有使不完的勁。”陳婉秋說。(王文東)
來源:《中國煤炭報》2025年1月4日 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