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陡坡轉大彎,“天軌”運輸助力安全高效
——淮北礦業集團全面推廣應用單軌吊突破輔助運輸瓶頸側記
筆者日前從淮北礦業集團神源煤化工公司獲悉,該公司7703安裝工作面117架、每架重達47.5噸的液壓支架,通過柴油機單軌吊,在從大巷到安裝硐室2500米長距離運輸過程中,多次上陡坡轉大彎,實現了安全高效運輸。
“7703工作面液壓支架是淮北礦業集團推廣綜采以來最重的支架。以往,采用絞車運輸支架,不僅時間長,而且安全風險高;現在,用單軌吊全程連續運輸,做到了安全又高效。”該公司機電副總工程師裕海東介紹。
神源煤化工公司是淮北礦業集團輔助運輸系統升級進入“天軌”運輸時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集團堅持以創新理念為引領,成功摸索出一條適合淮北礦區的輔助運輸發展之路。”淮北礦業集團機電裝備部部長雷雨說。
應用新工藝,突破輔助運輸瓶頸
淮北礦區開發建設以來,最初的輔助運輸設備主要是小絞車,最多時近2000臺小絞車在采區工作面兩巷使用,物料運輸中占用大量人力,斜巷安全設施較多,運輸系統復雜,受巷道底鼓影響,現場安全管理難度大。
2005年,淮北礦區第一臺無極繩絞車投入使用,實現了鋼絲繩牽引物料連續化運輸的轉變,礦區最多時投入220臺無極繩絞車。運輸效率有提升,輔助運輸事故有所下降。但繩牽引設備運行過程中易發生脫繩、斷繩、掉道、翻車等安全風險,大坡度起伏、頻繁拐彎等復雜巷道條件下人員無法運送的難題始終未能得到解決。
為突破輔助運輸瓶頸,徹底解決復雜巷道條件下人員、物料一站式運輸難題,淮北礦業集團于2018年采購17臺柴油機單軌吊,先后在渦北礦、袁店一礦、孫疃礦、祁南礦等工作面成功應用,目前在籍單軌吊達204臺。
在應用過程中,該集團堅持開展集中攻關和技術研究,確保最大程度發揮單軌吊效能。2020年3月,袁店一礦822工作面首次成功嘗試單軌吊機車拆除支架。2020年7月,青東煤業837工作面使用齒軌單軌吊,解決了38度大角度巷道整體支架及人員安全運輸的難題。2021年2月,雙龍公司Ⅱ513工作面使用柴油機單軌吊,大膽創新的“1+2”擴安一體化施工工藝,刷新了工作面快速安裝紀錄。2022年2月,袁店一礦825工作面使用單軌吊完成“無硐室”組裝拆除液壓支架,不但實現了綜采安裝快捷化、簡易化、連續化,還徹底解決了組裝硐室掘進難做、回采“過不去”的難題。2022年7月,全國首臺柴油機單軌吊無人駕駛機車在楊柳礦試驗成功。目前,淮北礦區采區內部均取消了絞車運輸,實現了柴油機單軌吊機車“集裝一站式”運輸。
“單軌吊帶動的工藝革新,打通工作面安拆‘最后一公里’,工作面安拆紀錄被一次次刷新。”該集團生產裝備分公司副總經理鄭蘭礦說,蘆嶺礦II1081工作面107架用時30天,孫疃礦10211工作面105架用時25天,許疃礦8224工作面166架用時21天,有效扭轉了淮北礦區采掘接替緊張局面。
不斷創新,提高單軌吊運行效率
創新是引領淮北礦區輔助運輸變革的第一動力,是攻關“323”難題、推進“四化三減”的最佳方法和最有效手段。
楊柳礦在單軌吊上安裝一套自主研發的可摘掛噴淋裝置用于主要運輸巷道降塵,有效噴灑半徑大于5米,噴灑工效是人工工效的8倍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現有條件拓展思路,大膽嘗試、勇于變革、積極創新,不斷拓展單軌吊的功能應用,依靠創新破解難題,實現高質量發展。”楊柳礦礦長梁峰表示。
“集團通過使用大功率柴油機單軌吊,大力推廣綜采工作面‘1+2’擴安一體化工藝,有效扭轉了生產接替緊張局面。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鑒兄弟單位的經驗,堅持依靠創新提效率,在智能化礦井建設上再上新臺階。”信湖礦礦長孫全福說。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在單軌吊的安全使用管理上仍存在不足。例如,個別礦井單軌吊網絡化還沒有全部形成等。”該集團機電裝備部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他們將在輔助運輸標配、加強單軌吊專業化運維、提高管理能力上加大力度,努力提高單軌吊運行效率,保證單軌吊運行安全,助力淮北礦業集團輔助運輸行穩致遠。(鄭洪光)
來源:《中國煤炭報》2023年7月29日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