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里礦業在井下設立了小件回收站,“生意”很紅火
構建以煤炭開采為主、高嶺土產業和設備維修產業為輔的“一體兩翼”格局;鼓勵職工突破思維定勢,打破條條框框,盤活各種資源,全民創業
●王敬華 喬時慶
《中國煤炭報》(5月13日2版頭條)
“市場無情也有情。只要抓住集團的主要考核指標不放,順應市場規律,生產優質、低成本的產品,就能贏得主動。”安徽淮北礦業集團朔里礦業公司副總經理丁訓梁說。
朔里礦業是一座具有40多年歷史的老礦井,經過持續高強度開采,資源瀕臨枯竭,煤層賦存條件差,人員轉崗分流任務重。但朔里礦業以市場為導向,緊緊抓住關鍵指標,爭取了市場主動。今年前4個月,朔里礦業實現盈利800萬元。
2014年,朔里礦業材料成本比計劃減少2860萬元,減虧8600萬元;減員分流1302人,精簡二級機構10個,年節省人力成本7900萬元,富余人員實現100%轉崗培訓、勞務對接、輸出新區;開辟多條勞務對接渠道,年勞務創收708萬元。
構建“一體兩翼”產業格局
面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發展思路必須調整。為此,朔里礦業確定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一體”是指煤炭開采主體,“兩翼”是指高嶺土產業和設備維修產業。
資源瀕臨枯竭,朔里礦業惜煤如金,加大了邊角塊煤的回采力度,回采率達100%;采取人工手選、機器篩選等方式,提高煤炭質量,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今年前4個月,朔里礦業生產優質煤炭35萬噸。
作為煤炭伴生資源的高嶺土成了市場“香餑餑”。朔里礦業緊緊抓住市場機遇,做優高嶺土品牌。
目前,朔里礦業下屬的金巖公司已經成為全國同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專業化高嶺土生產企業,擁有20多個規格的產品、200多個客戶群。
另外,金巖公司14種系列產品榮膺“國家重點新產品”、“安徽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等稱號,為拓展市場贏得了主動。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金巖公司逆勢上揚,產銷兩旺,超細煅燒高嶺土每噸市場價格達2200元,煅燒高檔莫來石每噸價格近2000元,主打產品精鑄砂粉每噸價格約1100元,連續3年銷售收入超億元,并取得了自營進出口權。
“年內將借勢高嶺土新廠建設和生產設備換代升級,強化質量管理、技術標準等軟硬件平臺建設,研發新產品、擴大再生產、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朔里礦業董事長、總經理張學文說,“到‘十三五’末,高嶺土加工原礦能力將達35萬噸/年,深加工能力達26萬噸/年,生產、加工產值將達4億元/年,安置就業1000人。”
激發職工創業熱情
3月,朔里礦業修復的第一臺采煤機掙到了“第一桶金”,收益7萬余元,預計全年可創收600萬元。
淮北礦業集團堅持內外兼修,把物資設備自修自制作為集團的產業發展。在這一思路引領下,朔里礦業主動開展物資設備自修自制。
除井下生產、輔助單位外,其他單位均在轉型發展范圍。為搶抓機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朔里礦業鼓勵職工突破思維定勢,打破條條框框,盤活各種資源,“把朔里礦業當成自己的家一樣”,開源節流。
職工家屬積極為礦井轉型發展獻計獻策:盤活社區閑置房屋、礦屬土地資產,對外實行承包經營;各種文體活動室、教室對外招租;根據市場需求,開辦社區家政公司、勞務公司、廣告公司、婚慶公司;食堂、澡堂、幼兒園等實行市場化承包管理……這些創業項目基礎好、易操作、上手快。
4月中旬,朔里礦業文化傳媒公司進入辦理證照階段,后勤市場化改制工作全面啟動。
朔里礦業職工學校校長陳龍說:“‘楊杰講堂’可以面向社會辦學,對外開辦輔導班、提高班,也可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產學聯盟,合力實施科技創新項目和成果轉化。”
“在社區單身職工宿舍開辦小食堂、小賓館,既實現了開放經營,又方便了職工。”社區中心主任錢玲想到了這個“金點子”。
“成立職工勞務隊,有償進行勞務承包,比如雨季前有償清挖社區水溝,分段包干,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既避免了勞務支出,又可增加職工收入。”朔里礦業物業科科長孫立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