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一聲,一枚鋦釘被張占偉輕輕地嵌入打好的鋦釘孔中。
2月27日上午,記者走進淮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鋦瓷代表性傳承人張占偉的工作室,只見各類鋦釘、銅錘、電鉆、鉛筆、刻刀、木尺等工具井然有序,大小不一、彩釉各異的破損瓷片擺滿了案頭。
伴隨著敲敲打打的聲音,張占偉動作嫻熟地將一處磕碰缺口的瓷壺,經過細繩綁定、上弓打眼、截銅造鋦、揚錘敲鋦等10余道工序后,破碎的瓷器“重獲新生”。

潛心“修煉”多年,跟著父親學習即將消失的老手藝
現年49歲的張占偉,是淮北礦業集團電力分公司的一名職工。他的祖輩曾是走街串巷的鋦瓷匠人,傳承至今已六代。出身鋦瓷世家,從小在爺爺和父親的工作臺前長大,張占偉對鋦瓷有著濃厚的興趣,“修補殘缺”的技藝讓他動容不已。1999年,他開始正式跟隨父親學習這門技藝,從最基礎的找碴對縫,到精準的定位、點記,做鋦釘學起,日子枯燥、乏味。
“學鋦活兒只需要一年半載,而干好鋦活卻需要一輩子。”這是張占偉常說的一句話。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時間,他都用來練習精進鋦瓷技藝。早些年,他還頻繁前往山東大學拜師學藝。多年的琢磨研習,讓他的技藝越發純熟精湛,碎掉的紫砂壺,裂紋處銅鋦了一朵荷花,雅趣十足;鏤空的玲瓏瓷,銅釘點點,別有一番韻味……

“鋦瓷匠人修復的不僅是破碎的器物,更是勤儉持家的美德。”張占偉坦言,“有些老物件,并不是說多值錢,只是用著的人有了感情,所以舍不得丟掉。”“物有悅人之美,人有惜物之心。”對每件破碎殘缺的瓷器,他都溫柔相待,看著殘缺的瓷器重獲“新生”,他充滿了欣慰,“我們鋦瓷匠人就是續寫故事的人,鋦瓷,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體現,碎而不棄,仿佛留住了一段歲月。”
當好“手藝人”,堅持做“守藝人”
“鉆孔時,要鉆到瓷器厚度的2/3,留下1/3,這樣鋦釘之后才不會漏水。上鋦釘更是非常講究,只能打一錘,恰到好處地將鋦釘嵌入到位,如果再打第二下,就容易將鉆孔打崩或把鋦釘打壞,正所謂“一錘定音。”張占偉對待鋦瓷專注且追求完美,經他鋦過而重生的瓷壺,內部一點都沒有補過的痕跡,在杯子里裝上水,滴水不漏。
打孔是對鋦瓷人的一大考驗,也是鋦瓷技藝精髓所在。有些瓷器厚度僅2毫米,打孔時都得毫厘不差,要訣有二。一是手要拿得穩、對得準、不打穿;二是孔要對稱,不能有一點偏差。

“鋦補修復必須一次到位,失敗了便很難重來。”在工作室,他一邊對一件瓶口破損的彩繪瓷瓶進行修補,一邊拿起工具介紹起來。鋦釘按照形式分為平釘、花釘,按照材質分為銅釘、銀釘、金釘等,根據不同的器物,需要制作不同材質的鋦釘。為防止瓷器漏水,還要佐以雞蛋清和瓷粉調和補漏。這樣,一整套鋦瓷工序才算完成。瓷器修補的最后一步便是鋦釘,一枚鋦釘的制作大概需要15至20分鐘的敲打和打磨,鋦釘的韌性和制作鋦釘的水平決定著鋦補器皿的使用壽命。
因手藝精湛,有不少陌生人、瓷器收藏家和愛好者慕名前來找張占偉修復瓷器。近10多年來,他在修補瓷器的過程中,購買的材料費少說也有三四萬元,每周投入的時間都在15小時以上,可從來沒收過任何一件的費用。
在張占偉的工作室里,有一幀張占偉一對新婚夫婦合影。合影中的這對夫妻,不慎將婚禮瓷器打碎,他們找到多經打聽一找到了張占偉求助。張占偉不僅修復了瓷器,還在修復過程中融入了祝福的元素,拿到修復過的他們感慨地說:“這件瓷器不僅是物品,更是我們愛情的見證。”
2021年疫情期間,河南省新鄉市的一位中年人80多歲的父親生前留下的清末時期的蓋碗蓋不慎摔成3塊,老母親天天對著碗蓋發呆。為滿足老母親的念想,這位中年人通過“朋友圈”聯系到張占偉,希望給父母的心愛之物“第二次生命”。收到郵寄過來的破碗蓋后,張占偉連夜趕工,不僅用鋦釘進行了固定,還用銀片對碗蓋進行了鑲邊。3天后,望著收到的煥然一新的碗蓋,這位中年人和他的母親留下了欣喜的淚水,也永遠記住了張占偉這位好人。
眼見的是破碎,成就的是圓滿。10多年來,張占偉修復過的瓷器少說也有1000多件。特別是2022年以來,他的作品先后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文化博覽交易會、第九屆中國博物館暨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上展出。
傳承,讓非遺”活下去“火起來”
工作之余的張占偉深居簡出,沉迷在鋦瓷世界里,樂此不疲。張占偉坦言,“守藝重要,傳藝更重要。”時代在進步,老手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漸漸隨歲月遠去,現代化生活中,很多傳統非遺技藝都面臨著如何融入的難題。如何將百年技藝更好地傳承和融入?張占偉有著自己的“章法”。

“我嘗試把傳統技藝和現代審美結合,比如在鋦釘設計上,以前可能就中規中矩,現在我會根據瓷器的風格,設計一些更有創意的圖案。像給年輕人修復的瓷器,我就會用一些簡約時尚的鋦釘造型;給有歷史感的老物件修復,就用古樸的風格,讓鋦瓷成為瓷器的點睛之筆,而不是簡單的修補。”張占偉對鋦瓷的傳承中還有很多創新,他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開展鋦瓷體驗課程,利用短視頻平臺、直播等形式,實時展示鋦瓷修復過程,通過線上互動,解答大家對鋦瓷的疑問,向人們展示鋦瓷作品,介紹鋦瓷的歷史、技藝等,拉近和大眾的距離,讓更多人親身參與到鋦瓷制作中,感受傳統技藝的樂趣。
“鋦瓷手藝不單創造出一種意料之外的裝飾藝術,更讓修補好的瓷器成為一條紐帶,現在我也收了一些徒弟,我會毫無保留地把技藝傳給他們。”張占偉希望鋦瓷這門老手藝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讓更多年輕人能了解、喜歡上鋦瓷。
談話間,張占偉用濕潤的棉布,小心翼翼地擦拭著剛剛鋦好的瓷器。一身白色素服,安定從容,此刻的他猶如一位魔法師,使一件件破碎的瓷器在手中復原再生,變換成別具一格的工藝品。
(審核:劉琪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