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渙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里,一群“鋼鐵搭檔”正悄然掀起生產變革——它們不喝茶水、不流汗水,卻能24小時“瞪大雙眼”盯設備、“伸長手臂”加藥劑,甚至“嗅到”危險就立刻報警。從焦爐地下室到皮帶通廊,從配電室到加藥池,這群形態各異的機器人正在成為保障安全生產的“絕對主力”。
“夜貓子”與“鐵鼻子”:高危區域的守護者

該公司焦爐地下室智能巡檢機器人進行日常巡檢作業
焦爐地下室里,溫度常年逼近50℃,煤氣管道密布,曾是工人最“怵頭”的巡檢區。如今,一臺身披銀色鎧甲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成了這里的“夜貓子”。它貼著軌道緩緩滑行,頭頂的紅外熱像儀像一雙“火眼金睛”,連0.1℃的異常溫升都逃不過它的監測。“以前我們得兩人一組,帶著氣體檢測儀鉆進來,現在它‘上崗’后,中控室大屏上連閥門角度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煉焦一分公司調溫工張師傅邊說邊指著屏幕,語氣里滿是自豪。
而在長達數百米的皮帶通廊里,三臺“鐵鼻子”機器人正沿著軌道來回穿梭。它們的甲烷傳感器像靈敏的“鼻尖”,一旦嗅到氣體濃度超標,立刻“尖叫”報警,并聯動斷電系統。“這可比人反應快多了!”運焦班長老李感慨道。
“機械手”與“數據俠”:解放雙手的魔術師
水循環分公司的膜廠房內,兩臺加藥機器人成了工人眼中的“魔術師”。機械臂輕輕一抓,百斤的藥劑袋瞬間被破包,藥粉精準落入池中,連廢袋都疊得整整齊齊。“以前加藥得穿防護服、戴防毒面罩,一袋藥搬完渾身濕透,現在只要在操作間動動手指!”班長魏杰笑著比劃,“這‘機械手’還能用3D視覺識別藥垛,比人眼還準!”

該公司電力智能巡檢機器人進行日常巡檢作業
配電室里,軌道上的巡檢機器人則是“數據俠”。它貼著高壓柜“溜達”一圈,柜體溫度、局部放電數據、儀表讀數就實時傳回后臺。動力分公司的電工小王指著屏幕上一串曲線說:“瞧,它連開關旋鈕的角度偏差都能識別,這‘強迫癥’比人還厲害!”
“人機共舞”的新篇章
如今的臨渙焦化,機器人家族已壯大到9名成員:防爆滅火機器人能扛著消防水帶沖鋒,濃鹽水加藥機器人可精準調配藥劑比例,甚至連潤滑加油都有“自動管家”……“它們不是冷冰冰的機器,是能扛事兒的‘戰友’!”裝備管理部部長房曉鵬說。

該公司防爆滅火機器人參加消防應急演練
更有趣的是,機器人們還成了廠區“網紅”。水循環利用分公司的加藥機器人因動作靈活被工人戲稱“鋼鐵芭蕾舞者”,而煉焦地下室的巡檢機器人因總在深夜“加班”,被起了個外號“熬夜冠軍”。黨群工作部宣傳干事小周透露:“去年拍的機器人巡檢視頻,在抖音上點贊破萬,網友都說咱焦化廠成了‘科幻片場’!”
“機器人替代不了人的智慧,卻能把人從危險繁重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有更多精力去創新。”或許,這正是臨渙焦化給出的答案。
(審核:房曉鵬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