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國防郵電工會公布了2024年省國防郵電產業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名單,雷鳴科化“張守軍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名列其中。
張守軍在雷管制造一線從事民爆產品生產三十余年,現任雷鳴科化雷管車間藥劑班班長,“張守軍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主任。多年來,張守軍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創新創效引領作用,為打造“智能化”“綠色化”工廠,積極推進卓越績效管理,持續開展“產業一體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標準化”創新發展舉措,參與研發的硝酸肼鎳自動化生產工藝,使雷管生產基本實現了智能化綠色化生產。
潛心研究,精益求精。雷鳴科化數碼電子雷管生產線設備安裝時,電子雷管自動檢測及注碼調試生產過程中,腳線末端的線卡經過激光賦碼儀打碼時,清晰度不高,且有漂移現象,使用儀器掃描時,不能完全識別,影響爆破作業現場安全使用。張守軍通過多次試驗摸索,最終確定了合適的線卡材料,使線卡上激光雕刻的二維碼清晰可識別。數碼電子雷管裝配自動化生產線改建時,張守軍積極參與電子雷管自動檢測及注碼、三碼綁定、激光蝕刻編碼等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目前2條數碼電子雷管生產線單班可完成15000發產量,實現從繞線、打把到機器人裝車自動化生產。
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制造硝酸肼鎳起爆藥的工藝參數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起爆藥能否制作成功。”張守軍在“絕技絕招絕活”微課中介紹道,“硝酸肼鎳起爆藥感度高,受到摩擦撞擊極易發生爆炸。在生產結束后,要及時對反應罐體及管道進行銷爆,徹底清理設備藥塵,消除安全隱患。”張守軍總結的精準制造硝酸肼鎳起爆藥“五步法”,即安全確認“全”、原材料配比“細”、工藝參數“準”、流程控制“精”、收工收班“凈”,操作簡潔,步驟清晰,便于崗位職工準確掌握。同時創新性地增設了噴淋裝置,并收集罐內剩余藥劑用作晶核,有效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利用率,降低了環境污染,為民爆產品實現智能化綠色化生產夯實了基礎。
薪火傳承,碩果累累。張守軍鉆研技術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傳幫帶”和職工技術大講堂活動。近年來,對數十名新進畢業生和新上崗職工,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雷管生產技術、技能傳授給他們,使他們操作技能得到快速提高。先后與9名職工正式簽訂師徒合同,培養了從藥劑制造到芯片蘸藥、硝酸肼鎳制造、套熱縮管工藝、電子雷管自動化裝配等15個工種的新職工,曾與兩位徒弟成功入圍安徽省“名師高徒”。張守軍本人先后獲得淮北礦業集團工匠、勞動模范、崗位標兵、最佳安全班隊長、標準化班組長等榮譽稱號。
(審核:劉棟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