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則寓言故事叫《狗熊掰棒子》:狗熊到了玉米地里,看到滿田都是玉米,就一個一個的掰呀掰,掰了這個,看見別的好像又大一點,就掰另外一個,掰了這個扔了那個,挑呀挑的,掰呀掰的,走一路扔一路的,走到了玉米地的盡頭,可是還是沒有挑到合適的。聯系當下淮北礦業的實際,這則寓言故事留給我們各級管理者什么樣的思考呢?
在淮北礦業“三嚴三實”專題學習研討會上,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方良才針對礦區管理中存在的“狗熊掰棒子”頑癥,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并要求,讓掯勁、韌勁、較勁更多一些,最大限度的釋放淮北礦業“文化好、風氣好”的優勢。實事求是地說,在淮北礦業50多年改革發展的進程中,積累了許多成功、寶貴的管理經驗。近年來,在戰略管理上提出,依托、延伸、超越煤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盤活“四量”、聚焦“雙效”、度危解困、化危為機等決策和思路。在管理思想上強調,作決策、定目標、部署安排工作緊緊扣住淮北礦業最大的實際,不貪大求洋,不搞形式主義,不做無用功。在管理方法上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安全生產體系建設,安全技術一體化論證,集約化生產、市場化經營、精細化管理、信息化運行等。在管理手段上提出,負面清單管理,掯住重大災害防治,降本增效、提質增收,剛性問責,一刀一個血口子。這些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有內與外、遠與近、謀與施,捫心自問守住了沒有?掯住了沒有?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了沒有?是不是猶如狗熊掰棒子,掰一個丟一個,再掰一個再丟一個,永遠沒有守住屬于我們自己的那一個?
就像“狗熊掰棒子”一樣,在我們的管理中還存在很多、很大的誤區。有些單位、部門工作頂層設計不愿意回放昨天、總結昨天、傳承昨天,忘記了經驗是在歷史的坐標系中演進,創新是在傳承的大數據中變革。離開了昨天、離開了傳承,片面的追求轟動效應,吸引眼球,一切都如“空中樓閣”“海市蜃樓”。比如說,安全生產體系建設,試圖從淮北礦區安全生產最大的實際出發,明確安全發展的指導思想,有效整合安全生產管理方式方法,從個性特色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反過來再指導礦區安全生產,但在具體操作中,卻把體系建設當做一個“筐”,搞形式主義,唯“實績論”,安全效果好---“體系建設發力”,安全效果差---“體系建設不管用”,違背體系建設的初衷,導致體系建設統領失效。再比如說,市場化經營,10年前,我們在市場化建設上開始探索,建立和完善了集團、礦(廠)、區隊、班組、崗位“五級考核”體制,A、B、C“三卡”帶指標運轉,崗位工作日事日畢,工資收入日清日結,崗位精細價值不斷延伸。但現狀呢,是不是“上面松一尺,下面落千丈”?再看看互聯網,是一個跨越時代的變革吧,但是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始終沒有也無法離開“+”,離開“+”就是虛擬,留給企業管理者的只能是思考和啟迪,永遠成不了企業管理的方法。
當然我們強調過去的經驗,絕對不是沉迷于昨天而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畏葸不前?,F實的今天,當改革創新的腳步在一次次遭遇羈絆后,不得不“重復昨天的故事”,我們該不該反思工作頂層設計中的邏輯起點?要不要思考在選擇時把“好與壞、優與劣”一起丟掉了?能不能做到在變化中真正捕捉到淮北礦業的特點、特色?
如果我們的掯勁足了,韌勁長了,較勁多了,我們就一定會在見微知著、見賢思齊中咬住淮北礦業的比較優勢不放松,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最大限度的釋放出“文化好、風氣好”的優勢。面對現代企業管理一浪高過一浪的創新驅動,我們的管理者被諸多鮮活的理論和成功的實踐刺激著興奮點,但是我們決不能忘記自己立足的土壤?!耙粋€一個的選擇,一個一個的丟棄”說到底,就是我們脫離了淮北礦業最大的實際,虛假浮躁、大而化之,搞形式主義。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任務依然嚴峻,渡危解困難以獨善其身的“大考”中,各級管理者理當堅持求真務實,實干興企。在安全生產上,求經濟發展規律、企業發展規律之真,務地質條件復雜、自然災害嚴重、基礎管理薄弱、技術力量相對不足,構建安全生產體系建設和長效機制建設,打造本質安全型、高產高效型礦區之實;在改革創新上,求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以公司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之真,務走定制化生產之路,推行商業模式改造,大力簡政放權,職責、權力、利益清晰,集團管控模式之真。如此等等,都是淮北礦業管理寶典的不二選擇。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時代在變,社會在變,企業在變,困難在變,管理在變,一切都在變。一方面,我們要仰望星空,真真切切地看到頭頂上的變化和這些變化深刻地改變我們的一切,適應變化,跟上變化,不被淘汰。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保持定力,站穩腳跟,不能讓變化帶走一切,迷失自己。這也許就是寓言故事留給我們的思考,也是我們管理工作面臨的最大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