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鐵運處臨渙工務段前邱寨領工區將責任落實作為安全治理的主線,構建起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以小單元守護大安全。
全員參與:讓安全文化入腦入心
“陳工長,你來說一下繞行停留車安全距離是多少米,并進行手指口述……”班前會上,鐵運處臨渙工務段前邱寨領工區正在抽查職工崗位工作標準,通過班前會提升職工自我安全意識。
走近領工區的公開欄前,一份份安全家書和《家庭安全承諾書》格外醒目。“我們還通過召開家屬安全交流會,以親情叮囑強化職工‘我要安全’的內生動力,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該領工區黨小組長朱峰介紹道。
同時,該班組創新安全教育模式,模擬設立線路故障、道口事故等場景,讓職工通過沉浸式體驗感受違規操作的危害,并邀請事故親歷者現身說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從每日“三分鐘安全警示教育”“我當一天安全員”,到每周“周五脫產培訓日”“安全微課堂”,再到每月“安全知識競賽”“風險辨識大討論”,該班組用接地氣、重實效的安全教育方式,推動安全文化入腦入心,織密全員安全防護網。
線上平臺:為安全整治提供技術支撐
在臨渙工務段前邱寨領工區辦公室內,領工長葛召正在整理當日職工查出的安全隱患,“我們把隱患數據納入智慧運維管理平臺,及時記錄安全隱患,生成設備維檢修大數據,為設備的科學維檢修提供了技術支撐。”
該班組推行線上辦公模式,職工利用微信群匯報問題、上傳隱患照片,工區線上安排工作、整改落實銷號,班組協調解決故障難題,解決了點多、線長、面廣、人員分散帶來的管理難題,提升了管理效率。同時,推行安全檢查表制度,對線路巡檢、設備檢修等工作實行清單式管理,檢查結果必須有記錄、有整改、有復查,形成“發現問題—整改落實—驗證銷號”的閉環機制。
“我們通過線上平臺,推動領工區統籌引領、各工區執行落地、崗位協同包保的三級聯動機制落到實處,讓安全措施精準落地。”葛召介紹道。
機制創新:讓安全責任閉環落地
“張師傅,這個月你發現的隱患工區都進行了獎勵呢,并增加了安全積分。”領工區考勤員正在對當月的安全工資的考核分配情況進行說明,職工收入在公開欄上清晰明了。
該班組實行“安全積分制”,將檢查結果與班組年度評優評先掛鉤,對發現重大隱患、預防事故的職工給予內部市場化收購;對隱患排查弄虛作假,敷衍了事的,根據影響程度給予相應考核,班組內部通報,為有效破解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力、日常安全隱患“不愿查、不會查”等痛點堵點。
該班組還構建“班組督查+工區巡查+崗位自查”三級立體化監督體系,職工對包保區域進行自查,領工區定期進行巡查并每周開展隨機檢查,確保隱患排查、風險管控、問題整改閉環落地。
該班組以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推動安全管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轉變,不僅提升了職工排查隱患的能力,更推動形成了安全生產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審核:陳倫卿 責編:尹杰)